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短,有鳞片。秆丛生,直立,柔软至坚硬,高0. 9-1. 2m,径2-3mm,有6-8节,节间无毛,上部被白粉,节上被丝状长柔毛。叶鞘通常无毛,偶有疣基毛,边缘被纤毛,鞘口被髯毛;叶舌干膜质,长约0. 4mm,被纤毛;叶片条状披针形,长10-50cm,宽0. 5-1. 5cm,质硬,平展或内卷,无毛或被或疏或密的短疣基毛。圆锥花序开展或稍紧缩,长10-50cm,宽10-15cm;主轴具纵棱,无毛,粗糙,分枝多数,近轮生,细长,长7-20cm,不再有分枝或下部的再有分枝;小穗成对,长 (3. 5-) 4-5. 5mm,灰绿色至紫黑色;两小穗的柄分别长约1. 5mm和3. 5mm,平滑或粗糙,先端无刺毛;颖无毛,第一颖卵状披针形,长3-3. 5mm,具3脉,脊上稍粗糙,先端渐尖,第二颖与小穗近等长,具5脉,先端长渐尖;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,等长或长于第一颖,第一外稃具不明显的5脉,先端钝;第二小花两性,长2-2. 5mm,第二外稃成熟时棕褐色,薄革质,无毛或微粗糙,先端有芒,芒宿存,膝曲,两侧无侧刺,芒柱长1-1. 2mm,扭转,棕黄色,芒针直,长1. 7-3. 4mm,淡绿色;基盘的毛长为稃体的1/4-1/3。颖果棕褐色,长约1mm,宽约0. 3mm,先端截形。种子的胚长约0. 6mm。花期:花、果期:4-11月。。
产地:东涌、七娘山、排牙山、笔架山 (华农仙湖采集队CANTF671) 、马峦山、三洲田、梅沙尖 (张寿洲等4798) 、沙头角、梧桐山 (深圳考察队2091) 。生于山地路旁,海拔100-200m。
分布: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 (东南部) 。印度、不丹、尼泊尔、巴基斯坦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澳大利亚和非洲。